当前位置:首页 > 专题报道

/专题报道/

盘和林:数字文明是数字向善的文明

时间:2021-10-14 浏览次数:0


刚刚落幕的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主题是“迈向数字文明新时代——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”。今年的“乌镇峰会”,围绕全球网络空间焦点热点设置20个分论坛。在保留传统特色论坛基础上,聚焦5G、人工智能、开源生态、下一代互联网、数据与算法等网络技术新趋势、新热点设置新的议题,充分回应国内外各方对数据治理、网络法治,以及对互联网企业社会责任、互联网公益慈善与数字减贫、全球抗疫与国际传播等的普遍关切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这是首次以文明的提法去定义数字生活,定义数字未来。

国家主席习近平向2021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致贺信。他指出,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,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。当前,世界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,国际社会迫切需要携起手来,顺应信息化、数字化、网络化、智能化发展趋势,抓住机遇,应对挑战。

数字文明内涵

古代文明、封建文明、农业文明、工业文明,似乎每个时代都可以用文明来命名,但却很难给文明下一个确切的定义。不过,文明虽难以定义,但也不是不能描述,以农业文明为例,他是以农业为中心的一系列生产生活的组织方式,其中包括基础的技术框架,制度安排、生产关系结构。从这个角度看文明,工业文明就很容易理解。工业文明以工业替换了农业文明中农业这个中心,以数学、物理、化学、生物等学科为主要基础的技术框架,辅之以合理的制度安排,形成新的生产关系结构。

正如习近平主席在致贺信中指出的,数字技术正以新理念、新业态、新模式全面融入人类经济、政治、文化、社会、生态文明建设各领域和全过程。数字技术正通过与现代文明的融合发展,改变着当前的文明范式。

代入刚刚我们对文明的描述,数字文明以数据为中心,形成了以5G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云计算、区块链等等数字技术为基础的新技术框架;在制度建设上,数字政府、数字治理逐渐发展,数据驱动下的新制度安排正在快速形成;同时,数字技术改变下新的生产关系也在形成,区别于工业时代的资本驱动,数字时代的雇主雇员关系也有了新的发展,疫情期间共享员工的出现便是典型的例证。

新文明、新格局:数字文明是全球合作的结果

数字文明不是一个省的文明、也不是一两个国家的文明,而是全体人类的文明。

习近平主席在致贺信中强调,“中国愿同世界各国一道,共同担起为人类谋进步的历史责任,激发数字经济活力,增强数字政府效能,优化数字社会环境,构建数字合作格局,筑牢数字安全屏障,让数字文明造福各国人民,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。”

从来没有哪个国家能将文明限制在一国之内,不论是处于鼎盛时期的中国唐宋王朝,还是工业革命起源地英国,抑或是后来居上的美国。当然,进入现代文明后,发达国家可以通过技术、金融的垄断去限制其他国家的文明进程,但历史洪流浩浩汤汤,阻碍并不能够阻止。中国一贯的态度是要让所有国家享受到发展的红利,我们对待发展的思维是做大蛋糕,而非抢食蛋糕。

实际上,数字时代对于网络化的需求也制约了国家为谋取私利限制技术溢出,阻碍他国文明进程的行为。数字时代比之前任何时代都需要规模经济,作为数字时代最重要的生产要素,数据的价值只有通过汇聚才能发挥作用,所谓的数据垄断也仅仅是为了获取利益而进行的损人不利己行为,人为拉低了数据的价值。从这个意义上,数字文明只有当普及至世界的各个角落才能发挥出最大的效果。

新文明、新气象:数字文明是数字生活的共享

数字文明不是年轻人的文明,也不是高层精英的文明,而是老少皆宜、城乡皆宜的文明。

结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以及CNNIC公布数据可以看出,截至2020年12月,45岁及以上中老年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为62.8%,其中60岁及以上老年群体的网络普及率仅为38.6%,相较于全国总体网络普及率的70.4%仍有较大差距。

近年来,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快,空巢老人不断增加,中老年群体面临着更多的生活困难。本应寄予厚望的互联网不仅没有起到帮助,反而增加了中老年群体的学习成本,因不会用APP而导致的出行难、购物难、看病难成了新的老年人生活难题。如果文明的进程是以放弃一部分人为代价,这样文明是退步的。

近年来,在互联网适老化运动的推动下,各互联网大厂相继推出生活服务类APP尝试去解决中老年群体生活问题,舆论也在不断鼓励家庭内部的互联网教育,呼吁家人帮助中老年人学习使用一些日常的APP,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,如今互联网适老化有了明显的改善。

除了年龄带来的数字鸿沟,发展的数字鸿沟同样存在。在数字发展方面,城乡差距,东中西部差距也都是未来需要一步步解决改善的。就目前城乡数字化进程来看,乡村的数字化建设有着明显的滞后,全面脱贫到乡村振兴,关键一步便是推进农村数字化水平的提高,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,农村生活智能化,农民生活便利化。

新文明、新挑战:数字文明是数字向善的过程

数字文明不是利益为先的文明,也不是独善其身的文明,而是全民向善的文明

互联网是数字向善的窗口。数字时代的一个重要改变是降低了信息的传播成本,传统媒体纷纷增加了互联网部门,加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。从前人们只能被动的接受电视与报纸所传达的新闻,而今天,随便敲几下键盘、或在手机上动动手指便能得到最新、最全的信息,没有哪个时代能有比今天成本更低的道德宣传窗口。

数字技术是数字向善的工具。“止于至善”是人类苦苦追寻的最高境界,科技作为工具承载着使用者或开发者的价值判断,从这个意义上讲,科技也是在追求止于至善。然而,部分互联网企业利益为先,利用大数据“杀熟”,掠夺消费者所享有的数字红利,显然违背了数字技术的发展初衷。除了大数据,本应便捷人们生活的算法也受到一些企业的利用,今年8月27日,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就《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(征求意见稿)》(以下简称“征求意见稿”)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。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发展,相应的法律法规也相继出台,其目的便是要让数字技术成为数字向善的工具,让数字技术真正惠及广大民众。

企业是数字向善的主体。2020年1月11日,腾讯研究院主办了第三届 " 科技向善 " 年度论坛。腾讯集团高级副总裁郭凯天在会上说道:在目前的技术实现和数字社会普惠的目标之间,以人为中心的善可以作为标杆和指引。科技向善是通往一个普遍、普惠、普世的数字社会的一个路标,在这个过程中,科技向善是千里之行的实践。除了腾讯,美团在适老化生活服务应用上做了很大努力,阿里的物流网络建设推动乡村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变。这是企业从社会责任出发所做出的努力,但却成为诠释数字向善最好的注脚。

数字文明是数字技术推动下有别于工业文明的人类发展新进程,是全球参与、全民共享,技术向善的总和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,“志之所趋,无远弗届。”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谁都无法阻挡。我们当以更积极、更包容、更开放的心态,续写数字文明的新篇章!(作者系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、教授)

(本文作者介绍: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、教授)

  • 上一篇

  • 下一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