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首页 > 栏目资讯

/栏目资讯/

会理石榴的甜蜜之旅

时间:2021-09-15 浏览次数:0

全年销售220万单、销售额5100万元,让曾经的空姐何爽成了会理石榴的代言人。 何浩 摄12年前,25岁的刘娟开着只有四个档的五菱宏光,摇摆穿梭在攀西大凉山中,跌跌撞撞地拉开了会理石榴品种升级换代并征服全国市场的序幕。12年后,石榴种植户刘娟成了会理县无人不晓的人物,她的背后是当地石榴产业的宏大景象:全国八大石榴产区之首,综合产值达到惊人的50亿元。在很多消费者印象里,石榴只有两种:一种是小时候吃过的硬籽石榴,另一种是近年来兴起的突尼斯软籽石榴——其实绝大多数人也不知道它到底叫啥,只是发现石榴籽更趋近深红,晶莹、剔透,含糖量比别的品种普遍高20%左右,关键还不用吐籽,抓一把含在嘴里,是数十个脆甜颗粒“集体爆炸”的爽快感受,肆意咀嚼且一点儿也不硌牙。这背后还有更不为人知的事:突尼斯软籽石榴在四川会理嫁接成功后,让很多当地农户找到了方向——更大的种植规模、更成熟的种植技术、更完善的产业分工,这一新品种在历经十多年的发展后,已悄然占据会理石榴80%的市场规模。同时,电商的快速发展也让“会理软籽石榴”有了短期爆发的动能,传统线下的批发商模式已经无法承载这个优良品种的光芒,新电商平台的原产地直发模式才是归宿。在今年中国农民丰收节“金秋消费季”中,更成为各大平台热销的爆款。从此,“世界石榴看中国,中国石榴看会理”再也不是一句口号。会理相遇会理位于横断山脉东北部,日照时数多,蒸发旺盛,雨量集中。无论土壤、气候还是光照,都是中国最佳石榴种植适宜区之一。当地的青皮软籽石榴在很多年前就被专家评定为“首屈一指”。1990年,北京亚运会专门采购了6000个会理石榴赠送各国来宾,并获得了在北上广等曝光量极高的区域亮相的机会,在当地引起不小轰动。到了2009年,会理县的石榴种植面积已经达到22万亩,年产值将近9亿元。也就是这一年,刘娟一家慕名来到会理。其实,自己的老家河南荥阳本就是石榴产地,相传“张骞为汉使外国十八年”,所得的涂林安石榴就种植在这里。而她选择来到会理有段不得不说的故事。1986年突尼斯与中国建交,当时国内引进一批进突尼斯软籽石榴树苗,安排到山东、河南、陕西三省试种,其中分配到河南省的十株就栽种在荥阳市林科所。1989年河南省农科院工程师刘中甫去荥阳市林科所考察苹果,发现了该石榴树,经领导同意后就移植了一棵到自己的石榴新品种实验园,多年后快繁实验取得成功。后来,刘中甫因为这段经历被称为“中国软籽石榴之父”。2002年原河南省林业厅将繁育出的新品种命名为“突尼斯软籽石榴”。同样在这一年,刘娟在老家的高中毕业,恰逢刘中甫在老家刘沟村推广突尼斯软籽石榴,刘娟得到了两个枝条,便在自家最好的一块地里种了下去,石榴树后来竟成了全家的主业。直到2009年,石榴树刚挂果便遭遇了北方罕见的大雪。刘娟在石榴地看到几乎所有的树皮都被冻裂开无法存活,心里也像刀割一样不是滋味,她知道石榴的营生也要“触礁”了。是在原址上建大棚,还是一步到位干脆搬到气温更适宜的南方?听朋友介绍说四川会理是个种石榴的好地方,于是刘娟也没多想就上了当时还是试运营的火车,颠簸了30多个小时到了会理。品种迭代“这里比我们老家经济困难,买5桶方便面要去3家小商店才能凑齐,关键是没人相信我们是来承包果园的。”虽然困难重重,刘娟一家却看到了机会,不光是气候适宜,老家的种植技术也让她底气十足,河南的突尼斯软籽石榴能卖到10元/斤,是会理本地的10倍。刘娟给自己定了一个小目标:赚够500万元就走。经过四处打听,她终于找到一个愿意出租的果园,签下了10年的承包合同。有了土地,刘娟玩命干。2011年,嫁接的突尼斯软籽石榴第一次结果,收获2万多斤。第二年,刘娟便马不停蹄地来到北京跑销售。能种出好石榴却卖不好,这件事情的难度超出了刘娟的预期。2014年,大丰收的石榴积压在货场,“请人家清垃圾,还要出垃圾费”,最后差不多白送。全家人辛辛苦苦做了一季,亏了14万多元。当时家里已经举债100多万元,刘娟站在楼顶上放开了哭。2015年,市场的改观终于让刘娟赚到了钱,她给本地人康德荣的第一批突尼斯软籽石榴,卖到了8元一斤,一下有了50余万元的收入,这让当地还是卖5毛钱一斤的青皮软籽石榴种植户无所适从。也就是从那时起,会理县加快了全域引入突尼斯软籽石榴的力度,县经济作物管理站、石榴研究所等单位成了排头兵,引导当地种植面积快速扩大。2020年,会理石榴种植面积超10万亩,产量达到72万吨,这其中80%的品种是突尼斯软籽石榴。刘娟就此完成了她的小目标,软籽石榴在“藏富于民”方面也崭露头角。全县石榴种植户达2万多户,涉及7个乡镇,果农收入全年达到35亿元,小的种植户一年收入几万元,大的种植户可高达几十上百万。以石榴为主题的产业生态在县里形成了。电商“赛道”也正是优秀的品质和持续增加的产能,会理石榴才具备了更大宗贸易的基础。以何爽为代表的“新农人”们,在电商领域铺开了新“赛道”。2016年,“95后”的何爽当上了东方航空公司空姐,2017年回家探亲,发现会理石榴在线上销售没规模。当时县委、县政府大力号召发展电商,何爽决定辞职回家创业。网上开店、直播带货,几次失败后,何爽接到了拼多多的果园订单。平台采购水果,免费送给“多多果园”的玩家用户,即使市场波动大也会稳定收购。就这样,何爽3个月内卖出了800万斤石榴,2020年全年销售220万单,销售额5100万元。进入2021年,何爽新建的3000平方米仓库每天能发3.5万单,比去年增加了近一倍。何爽的同龄人,会理石榴核心产区彰冠镇的罗浩,从国企辞职后在网上卖石榴,不仅解决了自家6000株石榴的销售,还收购附近老乡果园的石榴。罗浩发现电商给了农民更大的话语权,以前销售期只有40多天,老乡们急着卖出去只好对地头的经销商“言听计从”。更何况近两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,来会理收购石榴的线下商家变得更少了。电商不仅解决了销路问题,也悄然改变了“定价权”。在电商上,罗浩可以根据成本加利润来定价。商家们比的是成本控制的能力,从纸箱、网套、物流、推广、冷库建仓等环节来竞争。“做了电商后,投资100万元建了一座冷库,能延长销售时间。”罗浩计划把利润持续投入到基建上,修水窖、扩大仓库、引进分拣线,提高他的竞争力。2020年,罗浩在电商的销售额有100多万元,今年预计利润继续增加。外地商人追着货全国跑,本地商人有动力做更基础的产业建设。“产品和渠道都在自己手里,才不会受制于人。”会理市农业农村局现代石榴产业办公室主任廖光全介绍,去年电商销售占全市石榴销量的40%,随着明年宜攀高速和德会高速通车,物流成本和时间降低,这一比例还将增加。品牌未来如果突尼斯软籽石榴来到会理是个偶然事件,那么会理石榴如何保持领先优势?会理市商务经济合作和外事局副局长王银国的工作,就是保护好“会理石榴”这块金字招牌。每年石榴成熟之际,政府会根据早熟、中熟、晚熟不同品种规定石榴开园时间,防止早采石榴流入市场,对会理石榴品牌造成负面影响。此外,突尼斯软籽石榴只是一个品种,而只有会理的才能称为会理软籽石榴。为此,会理要求所有商家在宣传时不得使用“突尼斯软籽石榴”,统一使用“会理软籽石榴”。因此,虽然新品种层出不穷,但“会理软籽石榴”永远是会理自己的。四川省凉山州亚热带作物研究所所长何平建议,应该储备3-5个新品种,风味和成熟时间与现在的品种错开,才能提升会理石榴产业的抗风险能力。放眼全国,石榴总产量200万吨,种植面积200余万亩,看上去不少,可与几千万亩的苹果、桃子等大宗水果相比,软籽石榴仍然潜力无限。“电商对会理石榴产业发展功不可没。”在王银国看来,电商解决了买卖双方信息不对称问题,会理政府正在实施标准化快递物流分拨中心建设,完善乡村三级物流建设“最后一公里”,建立50个村级物流快递服务店,并联合各家电商平台规范和打造会理软籽石榴的本土品牌。
  • 上一篇

  • 下一篇